攀枝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48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攀枝花市人社局 发布时间:2025-09-10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市妇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助力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共同富裕的建议》(第48号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抓思想强引领,让妇女观念新起来”的建议
一是摸底基本需求,积极引导就创业。采取大数据比对、“铁脚板”走访、重点户跟踪等模式,开展农村劳动力基本信息调查及动态数据跟踪,采集更新求职、培训、创业、见习等需求信息,掌握14万名劳动年龄内农村妇女的转移就业、返乡创业、技能培训等情况,针对性实施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辅导等帮扶措施。二是强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就业氛围。组织开展巾帼大宣讲、花城联姐微普法、“花城幸福家家庭大学堂”等系列活动,巾帼志愿者深入村(社区),广泛宣传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妇女权益保护等政策,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增强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信心。三是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就业增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引导农村妇女在农闲的时段就近在本地农业企业打工。支持各县(区)积极开发公共卫生服务、托老托幼、残疾人服务、公共设施维护、保洁、保绿等乡村公益性岗位2469个,安置符合条件的农村就业困难群体,目前已安置农村妇女837人。开展企业岗位调查,定期收集用工岗位信息,搭建用工平台,大力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通过微信、零工驿站、村级劳务合作社等多种渠道,推送岗位信息1.94万个,畅通求职、用工信息,促进农村妇女就近就业。
二、关于“以培训提素质,让工作能力强起来”的建议
结合乡村振兴规划与产业发展需求,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或开展专项讲座,为农村妇女讲解农业生产技术、农资识假辨假、绿色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知识,提高妇女的种植养殖技术水平。引进鲍进芝等35名“新农人”,培育高素质农民5493名,培养了大批农村致富能手,示范带动了近3万户农民增收致富。建立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今年以来,针对农村妇女需求开展家政服务、电商实训、手工刺绣、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16期,培训农村妇女、失业妇女等675人次,已就业再提升76人,意向性就业85人,提升参训妇女灵活就业能力。结合市场需求以及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组织有意愿的农村妇女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664人次,对属于享受低保、脱贫人口的农村妇女给予培训生活费补贴0.93万元。
三、关于“搭平台强服务,让创业机制活起来”的建议
一是优化创业环境,支持创业增收。鼓励农村妇女从事商品零售、居民服务、小吃餐饮等“生存型”创业,或投身特色行业、现代农业、电子商务、新就业形态、乡村旅游等领域创业。组织有创业意愿的农村妇女参加创业培训124人次,建立创业服务需求台账,匹配创业扶持政策清单。组织开展创业课堂、创业指导基层行以及“源来好创业”创业资源对接服务等专项创业活动。强化金融帮扶,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按规定享受税费优惠政策,支持创业项目持续发展。初步构建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体系,其中农业专业合作社1299家,家庭农场7060家。持续深化“攀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举办“抖音电商丰收嘉年华”线下活动,女性电商创作者现场分享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探索产业带动乡村发展的经验。组织30余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参加第十届四川农博会、“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省庆丰收活动,期间“攀果”系列产品现场交易额超560万元,线上交易额突破2000万元,参观人数超过1.2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二是强化关爱服务,保障妇女权益。开展“花姐串门”维权关爱服务活动,集中串门服务180余场次,提供婚恋辅导、家教指导、调解维权、心理关爱等服务1500余人次,发现化解矛盾风险隐患90余个,为妇女群众办实事350余件次。成立“攀果”品牌知识产权保护法学研究会,开展法学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宣传等服务,推动审理假冒攀枝花芒果、侵害“26度果园”商标权等案件。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专项整治行动,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03户。受理劳动仲裁案件70件,达成调解52件,保障女性劳动者就业权利。立足农村妇女创业就业法律服务需求,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12场次,共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150余人次。将农村妇女申请支付劳务报酬或者因提供劳务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受理涉及农村妇女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案件187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300余人次,切实维护了农村妇女合法权益。
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会同农业农村、司法、妇联等相关部门继续做好农村妇女就业创业观念引导,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技术技能培训、金融、法律咨询与援助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农村妇女通过就业创业实现共同富裕。
感谢贵单位对我市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攀枝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