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来源:人力资源开发和市场管理科     发布时间:2019-10-25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一、目前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到底面临哪些问题? 

  答:根据所掌握的情况,总的感到,目前基层各地各部门对高校毕业生的招引普遍重视、力度较大,但“重引人、轻育人、难留人”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不同行业、系统间条块分割、还未形成合力;基层高校毕业生培育机制基本健全,但均衡协调还有差距,体制内好于体制外,领导干部好于一般人员,公务员又好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的渠道不断拓展,但基层年青干部享受不到职务职级并行待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向上交流调动机会少、管理岗位人员晋升无空间,专业技术人员“有职称资格无岗位聘用”矛盾比较突出;基层工作、生活条件和服务保障水平正逐步改善,但城乡差异依然较大,尤其艰苦边远地区的高校毕业生,仍面临住房、婚恋等实际困难,精神生活尤为匮乏,基层待遇吸引力不大、奖励激励效应不强,等等。《实施意见》针对这些问题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这次出台的政策,哪些是结合四川实际的创新?这些创新主要解决目前哪些具体问题?  

  答:这个《实施意见》,在落实国家《计划》、集成整合各方面现行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进行了适度的创新。比如,在培训方面,提出了鼓励行业部门实施基层人才专项培训计划、建立导师结对培养帮扶制度等新举措;在实践锻炼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安排跨地区、跨条块、跨领域多岗位锻炼,鼓励在职创新创业等新举措;在职业发展方面,提出了对素质优秀、群众公认的,按规定在职务(职级)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人才项目选拔、出国深造、参加进修学习和学术会议等方面予以优先等新举措;在服务保障方面,提出将基层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人才政策扶持范围,符合条件的提供住房、医疗、子女就读、落户、职称申报等方面配套支持等新举措;尤其是在后备人才方面,把建好、用好基层成长计划后备人才库作为主要政策创新突破口,逐步构建分层次、多渠道的基层优秀青年后备人才选拔体系。 

   三、当前有哪些渠道引导高校毕业生去基层?我省每年去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有多少人?  

  答:当前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渠道有:一是到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就业;二是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三是参加基层服务项目,具体有五个: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简称“大学生村官”)、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简称“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简称“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教师特岗计划”)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简称“农技服务特岗计划”);四是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开发就业岗位;五是参与科研项目实施;六是参加农业现代化建设;七是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八是自主就业;九是应征入伍;十是到基层创业兴业。 

  根据教育部门每年截至8月底的统计数据看,近几年,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人数总体保持稳定,每年均保持在10万人以上,约占当年全省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28%左右。 

  四、《实施意见》提出,要发挥好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示范引领效应,西部计划作为规模较大的一个基层服务项目,请具体介绍一下近年来该项目实施的有关情况? 

  答: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自2003年以来,西部计划已经实施15年,我省累计招募派遣志愿者3万余人次,覆盖我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服务类型涵盖基础教育、服务三农、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及脱贫攻坚等。西部计划招募工作于每年4月启动,当年毕业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自主报名,高校项目办审核推荐,省、市(州)、高校项目办联合面试选拔的招募机制。志愿者招募结束后省项目办于7月中旬对新招募志愿者进行集中培训,着力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帮助志愿者适应岗位需求,培训结束后志愿者正式开始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服务期间由服务地为志愿者购买社保,计算工龄,服务2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志愿者,服务期满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参加西部计划前无工作经历的志愿者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考录(招聘)、各类企业吸纳就业、自主创业、落户、升学等方面可同等享受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服务2年及以上的志愿者在我省参加事业单位考录,可享受服务期每满1年加2分,总计不超过6分的政策,同时也可参加我省服务基层人员定向考试。

政策文件:http://rsj.panzhihua.gov.cn/zwgk/zcfg/zcwj/1430795.shtml